在基于高校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应用前提之下,完善补充信息资源,借助当前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计算机视觉、人工智能、深度学习等技术,实现教育部视频资源的统一汇聚、统一管理、统一调配的基础上,为各省市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监控视频数据深度应用。
1.1. 视频监控资源联网
加强辖区内视频监控全域覆盖,消除视频监控盲点,按照统一规划和标准规范,完成区域内监控视频系统建设,改造整合现有视频监控资以及多维数据资源,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、共享共用,提升管理整体效能。
1.2. 基于云架构的视频大数据
区域内视频接入规模的迅猛增长,视频监控对高清、智能、联网的要求,视频监控正迈向全新的大数据时代,数据越来越成为最宝贵的资源,以云计算技术架构搭建海量视频资源的存储和计算,以大数据技术架构搭建异构视频资源数据的分布式存储、流式存储、实时并行分析计算,实现对数据进行存储、共享以及应用变得愈加重要。
1.3. 综合视频整体联动、快速应急指挥
综合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所有图像资源的集中管理,最大限度实现跨地区、跨省市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互控,保证联网视频传输的质量,提供一个视频信息资源的统一监控检索系统,以教育业务需求为导向,依托系统之间的有效关联和对接以及系统平台的业务开发能力,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应急指挥支撑。
1.4. 多维数据融合指导实战
通过综合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建设,加大视频监控点位的覆盖密度、联网程度,加强视频智能分析、人脸识别、车辆识别、电子围栏等技术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力度,加强重点人员及车辆视频图像基础资料的采集、整理,并与人员与车辆行驶轨迹等信息进行关联分析,有效实现对人员、车辆的动态管控,做到“行知去向、动知轨迹”,提升全局控制能力。
1.5. 物联网信息“全域覆盖”
在已有视频监控目标汇聚覆盖的基础上,继续扩大视频监控探头覆盖面,增加覆盖密度,增加物联网信息感知类型,实现各级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领域的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部覆盖。
1.6. 专业运维平台,系统 “全时可用”
良好的系统维护是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保障。根据相关标准规范,制定详细的、可行的、规范的维护技术方案和管理制度,规划保障运维的财政预算,专业的运维保障队伍,通过运维管理平台智能巡检、故障智能报警等功能,及时发现线路不通、摄像头污损、视频画面质量低、摄像头预置位不合适等问题。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要求,从物理安全、网络安全、主机安全、应用安全、数据安全五个方面考察系统的安全需求。